南宫ng28(中国)官方网站

在线咨询电话
13808425930  
高氯废水CODcr测定
信息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2-9-27   浏览:




1

问题

前几个月,收到一个废水样品测定CODcr。我们按照HJ 828-2017首先对该样品进行氯粗判,经判定,氯离子浓度有4000mg/L左右,按照定义属于高氯废水,如果CODcr不高,就不适合用HJ 828-2017方法去测定。于是,我们选择了HJ/T 70-2001方法测定该样品。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,不管是高氯质控样还是样品,往氢氧化钠吸收液中加入碘化钾和硫酸后,样品没有颜色变化(应该变成棕色),加入淀粉溶液后,没有变蓝色。


2

原因分析

HJ/T 70-2001能够测定氯含量在20000mg/L内的废水CODcr,其检出限为30mg/L。重铬酸钾在强酸性的环境中,将部分未络合的氯氧化成氯气,氯气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,反应生成次氯酸钠、氯化钠和水;待消解结束冷却后,次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,与氯离子进行了归中反应产生了游离氯;游离氯再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,加入淀粉指示剂,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蓝色消失。基于此,我们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原因:

1)有无产生氯气?

2)若产生了氯气,是否因为管路接口气密性不够,跑掉了?或者是否因为采用的连接管是硅胶材质,与产生的氯气反应掉,而导致被氢氧化钠吸收的氯气含量小,不能检出。

3)是否产生了次氯酸根?

4)碘化钾试剂是否已失效及加入硫酸溶液后,溶液的pH是否达到3~2之间?



3

验证

针对上述可能的原因,我们进行了一一验证,验证结果均表示,上述原因不是最终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。

1)碘化钾试剂,我们直接用该试剂进行标定硫代硫酸钠试验,滴定过程变色正常,滴定结果与理论值接近。可判定碘化钾试剂有效。

2)测定了加入方法规定的硫酸溶液后的吸收液的pH值,pH为2左右,正常。说明硫酸溶液配制和加入量没问题。

3)在通氮气的情况下,对各接口处进行了气密性检查,检查结果无泄漏。

4)更换了硅胶管,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,按照原先的试验步骤,吸收液仍不变色。由此可见,并不是材质的问题。

5)将消解过程中的导气管(排氯气的)直接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(未加酸),发现导气管壁上有蓝色的物质存在,说明产生了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,根据元素守恒,可以确定产生了碘单质。既然碘离子被氧化成了碘单质,那么氧化剂按照反应原理应该是氯气。由此证明,确实有氯气产生。

6)直接向装有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中,加入等量的碘化钾和硫酸溶液,发现溶液变色,加入淀粉指示剂后,颜色加深。

通过以上验证,可以推断出:高氯废水消解过程中产生了氯气,氯气经氢氧化钠吸收后,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根,但在消解结束冷却至室温后,吸收液中次氯酸根不存在或量极少。

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

我们分析人员通过查阅,发现次氯酸根在加热条件下会进行分解反应。于是,进一步分析,发现我们的高氯废水消解仪旁边就是水浴锅,水浴锅在沸水浴时,会散发大量热气,导致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瓶温度升高,从而使产生的次氯酸根又分解了。

既然原因已找到,我们把吸收瓶放置于装有冷水的容器中,重新试验,吸收液颜色变化正常,质控样数据正确;也可以把消解仪更换位置,保证吸收装置不受热源影响。所以每个细节都很重要,细节决定成败!


4

延伸

山东省在19年发布了同原理测定高氯废水CODcr方法——DB37/T 3737-2019。方法中提到氨氮浓度>25mg/L时,应去除,否则会使结果偏高。




上一条: 最前一条了
下一条: 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工艺
热门文章
NEWS
版权所有 © 南宫ng28官网苹果   地址:湖南省长沙高新开发区麓枫路61号  公司电话:13808425930    术支持: